5月12日下午,化学与材料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全体院领导及教职工齐聚一堂,共商学院发展大计。会议由院党委书记杨春艳主持。
会议伊始,杨春艳宣读了《关于学院领导班子分工调整的通知》。因应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获批,学院正式增设新能源系,通过“教师自主申报、院系统筹协调”的双向选择机制完成该系组建,确保专业建设与教学工作平稳过渡。同时要求全体教师在前期科研经费自查基础上,规范使用各项经费,她也就党建近期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杨春艳发言
院长耿东生强调本年度将重点推进科研创新体系重构,通过“学科交叉、资源整合、团队共建”三大举措打造高水平科研共同体。他特别指出学院正在深化与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合作,深度参与学校“双一流”学科群建设。针对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工作,要求建立校内外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长三角区位优势,着力凝练新能源材料、环境催化等学科特色,培育标志性科研成果。
耿东生发言
副书记兼副院长奚桂华就学生工作作专题汇报,指出面对2025届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全院要构建“教学-学工-导师”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困难学生“一人一策”帮扶档案。特别强调导师应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监测,健全“学业预警-就业指导-心理疏导”三维工作体系。
副院长李敬发在工作部署中指出,学院将于6月集中开展“低碳江苏行论坛”、“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同步启动“校园开放日”、等品牌活动。针对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出构建“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考核-持续性改进”的教学闭环,重点规范毕业论文双盲评审制度,推行研讨式、项目式课堂教学改革。
院长助理陆海杰在汇报研究生培养专题中明确,将严格执行学位论文“查重-预答辩-正式答辩”三级质量监控。根据《研究生导师岗位职责实施细则》,自2023年起推行四年期全员轮训制度。他还部署了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包括开展“优秀学生夏令营”、组织教师到相关高校宣讲等,着力构建优秀大学生人才选拔机制。
化材院以“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为路径,以“十五五”发展规划为蓝图,未来将坚持“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战略,以服务“双碳”目标为牵引,持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聚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