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新能源器件与界面科学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举办第二届学术交流活动

发布者:申梦吟发布时间:2025-10-10浏览次数:10

2025928日,新能源器件与界面科学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二届实验室学术交流活动”在昆山市锦溪镇隆重举行。活动以“汇聚创新动能,驱动绿色未来”为主题由南信大化材院吴红艳教授主持。

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栾本利、南信大化材院院长耿东生、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坚、国家级人才张晓清教授,以及Mike教授、Khan副教授等多位高校学者,首钢智新、中铝新材、清陶能源、厚声电子等国内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代表,以及锦溪镇多家重点企业、科技人才企业、孵化载体与投融资机构的负责人参会,共同围绕新能源器件与界面科学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以及产学研合作展开深入探讨。

四位来自不同研究背景的专家学者带来了精彩分享,张晓清以《化学表面改性技术在多功能航空涂层上的应用研究》为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其团队如何通过精妙的表面化学改性,设计开发出兼具防结冰、防昆虫附着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航空涂层研究成果对于提升飞行安全、降低维护成本、延长部件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引发了航空材料领域与会者的深度思考。

陈坚的报告《表面工程技术在能源领域应用研究》则展现了表面科学的强大延展性。他系统地阐述了如何通过对材料表面空位及缺陷的精准调控,显著提升其在能量存储与转换过程中的性能,特别是在高性能电极材料方面的突破。他还介绍了非晶碳膜在燃料电池双极板上的成功应用,以及新型建筑材料与储能功能一体化设计的探索,为能源材料的“表面文章”开辟了新的思路。

Aqib Mashood Khan从宏观视角和全生命周期理念出发,带来了《从摇篮到消费者:应对制造业范围三排放,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报告。他详细剖析了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间接排放(即范围三排放)的挑战与机遇,强调了供应链协同、数据透明化和技术创新在核算与减排中的关键作用,为企业制定全面碳中和发展战略提供了宝贵参考,呼应了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现实路径。

姜菁博士的分享《超快扫描量热仪及其应用》则聚焦于尖端表征技术与创业实践。她不仅介绍了其团队自主研发的超快扫描量热仪的先进性能及其在材料热力学性质快速、精准分析中的独特优势,还深情分享了团队的创业历程与仪器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一报告体现了科研工作者将实验室仪器转化为市场化产品、解决产业实际检测需求的创新精神,也为科研装备的国产化与产业化注入了信心。

与会企业代表、投融资机构与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互动,就技术细节、应用场景、合作模式及市场潜力等展开了深入探讨。许多企业代表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更清晰地看到了前沿科研与产业升级的结合点,期待与重点实验室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创新成果的落地生根。

本次活动通过搭建开放、共享、协作的高端平台,是研究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思想碰撞与合作洽谈的平台活动促进了实验室内外、学界与业界的深度对话,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更是一次深度融合产学研、聚力协同创新的实践。活动的成功举办,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刻内涵,提升了实验室及我校在学术与产业界的影响力,为锦溪、苏州、江苏省乃至全国在新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学术交流活动现场

张晓清、陈坚、Khan、姜菁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