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新能源器件与界面科学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 创新成果转化基地顺利开园

发布者:申梦吟发布时间:2025-10-10浏览次数:10


9月28,由我校与昆山旅游度假区(锦溪镇)共建的新能源器件与界面科学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在昆山锦溪镇举行开园仪式。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山带队科技处、科技产业处、研究生院及化材院部门领导出席了开园仪式。首钢智新电磁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中铝新材料有限公司、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皇裕精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清陶(昆山)能源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以及科技人才企业、孵化载体、投融资机构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话新能源领域创新路径,共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陈海山在致辞中指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科研实力与学科影响力持续攀升。他表示,校地合作既是高校走出象牙塔、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关键路径,也是江苏激活创新资源、夯实产业根基的有力支撑。这一合作模式不仅为“双高协同”提供实践场景,也进一步推动江苏在产教融合、创新驱动发展中抢占先机,达成校地互利共进、同频发展的良好格局。新能源器件与界面科学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作为学校面向新能源领域布局的核心科创载体,此次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的开园,标志着实验室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试熟化-产业应用”全链条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将进一步强化校地企协同创新,为江苏“科技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

 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信大化材院院长耿东生教授做基地建设规划。基地将搭建“高校-政府-企业”三方桥梁,以“服务型+研发型+产业孵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形成“需求牵引-研发攻关-应用推广-产业集业”的良性闭环,打通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关键环节,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与上下游企业联动实现产业孵化,以深耕锦溪,辐射昆山,最终赋能全国,打造以点带面的典范。共建单位代表首钢智新和皇裕精密分别就相关产业发展及与南信大在已有产学研合作和未来合作的内容做了分享,栾本利院士则以《表面科学与界面工程—无尽的探索》为题系统阐释材料科学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与承载作用,重点解析三相界面概念在燃料电池中的关键影响,强调表面工程对科技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活动中,联滔电子、皇裕精密、厚声电子、霍力芯与我校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将围绕关键材料、核心工艺等开展合作,推动实验室技术加速落地生产线;首钢智新、咖多刀具与我校签基地战略伙伴协议,共建“联合攻关—中试熟化—就地转化—示范推广”链条,促进技术、人才等要素优化配置;中铝新材、清陶能源与我校签卓越工程师基地共建协议,通过共组团队、共设课题等,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双向赋能。活动还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发聘书,引顶尖“外脑”助力新能源关键技术攻关。

 未来,校地企三方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协同发力,全力将基地打造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领域创新高地、成果转化样板与人才培养基地,为江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更大力量。

 陈海山校长致辞

 基地参观